|
长期卧床的失能老人要怎么护理?成都医养结合养老院来教您!长期卧床的老人可能会面临多种问题,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,还可能对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产生负面影响。以下是恒轩医养结合养老院整理的详细归纳: 一、身体健康问题 肌肉萎缩:长期卧床导致肌肉缺乏活动,逐渐萎缩,力量减弱。 骨骼密度降低,增加骨折的风险。 压疮:局部皮肤长期受压,血液循环受阻,容易形成压疮。 压疮不仅疼痛,还可能导致感染和其他并发症。 肺部感染:卧床时呼吸变浅,痰液不易排出,易引发肺部感染。 坠积性肺炎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。 泌尿系统感染:排尿不便,卫生难以保证,易出现泌尿系统感染。 尿潴留和泌尿系结石也是潜在风险。 心脑血管疾病:血液循环减慢,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,如深静脉血栓形成。 静脉血栓尤以下肢多见,可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后果。 消化系统问题:肠蠕动减弱,容易引起肠胀气、食欲缺乏、便秘等。 二、心理健康问题 孤独和抑郁:活动受限,社交减少,易产生孤独、抑郁等不良情绪。 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和热情,加速衰老过程。 认知功能下降:长期卧床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,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。 胡言乱语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、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表现。 三、社会交往和家庭生活问题 与社会脱节:长期卧床使老年人与社会脱节,缺乏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。 这无疑是对他们心理和情感的一种折磨。 家庭负担增加:长期卧床的老年人需要家人长时间的照料和陪伴,增加了家庭的经济和精神负担。 四、综合影响 生活质量降低:长期卧床导致的身体和心理问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。 医疗资源消耗:长期卧床的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医疗资源和社会支持,这对整个社会来说也是一种挑战。 所以要怎么护理呢?成都新都恒轩医院总结了一套完善的护理注意事项如下: 一、环境护理 光线与空气:确保老人所处的环境光线充足,空气流通,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,为老人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。 卫生与安全:保持床铺整洁,定期更换床单、被罩等床上用品。同时,注意室内安全,避免老人因行动不便而发生跌倒等意外。 二、心理护理 情感交流:长期卧床的老人容易产生孤独、焦虑等负面情绪,因此要与老人多沟通、多交流,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,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。 心理疏导:针对老人的心理问题,可以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,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,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。 三、身体护理 翻身换位:勤翻身可以预防褥疮,建议日间每隔2小时翻身一次,夜间最长不超过3小时。同时,骨突部位应垫压柔软衣物以保护皮肤。 擦洗身体:勤擦洗身体可以有效预防泌尿感染,特别是大小便失禁的老人,应及时清理排泄物,保持皮肤洁净干爽。 检查皮肤:定期检查皮肤是否有红斑、水泡、破溃等现象,及早防治褥疮。同时,也要定期检查下肢是否有肿胀、发红,提防静脉血栓和皮肤溃烂。 更换衣物:大小便失禁的老人应勤于更换床单和衣物,做到随湿随换。夏季或发热病人出汗较多时,也应及时更换衣物,避免汗渍浸润刺激皮肤。 锻炼肢体:对于无自主活动能力的老人,照护者可辅助做四肢伸展被动锻炼,促进肢体和皮肤的血液流通,减少静脉血栓、褥疮等疾病的发生。 四、饮食护理 平衡饮食:卧床老人需要摄入适当的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维生素和矿物质。建议饮食在膳食纤维、蛋白质、矿物质等方面比较丰富,以保持身体健康。 多餐少食:卧床老人可能会因为不便从床上离开而导致胃口变差,建议每天分成5餐或6餐,每顿饭量适中。 易于消化:选择容易消化的食品,如米粥、白糕、馄饨汤等,以减轻老人的胃肠负担。 丰富水分:每天摄入充足的水分,以保持身体正常的代谢功能。建议饮用淡盐水、白开水或果汁等。 避免刺激性食物:卧床老人容易晕眩、恶心、呕吐,建议饮食过程中避免油炸食品、辛辣食品、酒精、咖啡和茶类等刺激性食物。 五、病情观察与护理 观察病情:密切观察老人的病情变化,如体温、脉搏、呼吸等生命体征,以及咳嗽、咳痰、排尿等异常情况,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。 预防并发症:积极预防坠积性肺炎、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。如勤拍背促进排痰,抬高肢体帮助被动性运动以预防静脉血栓等。 配合治疗:按照医嘱给老人按时服药,配合输液、吸氧等治疗措施,控制病情发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