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医养结合养老院认知障碍老人的护理有哪些误区?

当认知症老人出现尿失禁时要少喝水吗? ❌误区 家属往往会认为要少喝水。 ✔️正解 喝水不足更易刺激膀胱收缩,以排出浓缩尿,进而引起尿频和膀胱失控。因此少喝水会导致老人因缺水使尿失禁进一步恶化。因为老人已经没有自主喝水的意识了,认知症照护的重点之一就是补水,要关注认知症老人是否每天能够摄入足够的水分。

认知症.jpg 认知症老人是“老小孩”吗? ❌ 误区 认知症老人就像孩子,家属把他们当作小孩看待,比如用对小孩说话的语气与他们交流,又如公开讨论他们的失禁等“幼稚”行为。 ✔️正解 大部分情况下,虽然认知下降,但认知症老人并未丧失自我意识。他们还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,自我认知还是一个饱经风霜的长者。如果简单地把他们当作“小孩”,会剥夺他们的自尊,从而引发他们的反感、不合作。 健康管理.jpg

认知症老人需要24小时的陪同吗? ❌ 误区 家人或是雇佣的保姆应时时刻刻陪同认知症长辈,以免出现风险。 ✔️ 正解 如果不是急症的情况,可以不用24小时陪护。一方面,这样会导致保姆工作压力过大,情绪倦怠,更有可能出现虐待老人的情况。另一方面,大部分情况下老人也需要一定的独处空间。

娱乐活动.jpg当认知症老人情绪爆发时,应阻止或分散其注意力吗? ❌ 误区 用劝阻的方式应对:“别哭了”;用摆事实的方式引导:“一切都挺好的,你担心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”;用其他的话题试图分散长辈的注意:“你看看这个东西怎么样?”这些都是不对的! ✔️ 正解 认知症老人由于认知功能下降,往往会伴有抑郁和焦虑等情绪问题,这是很常见的。在情绪爆发的情况下,认知上的理性是无意义的;但老人的情绪确是真实的。 那么家属努力的重点应该是帮助老人解决情绪问题,那就是采取疏导、共情的方法,鼓励他们表达和发泄为主。健康2.jpg 认知症老人需要多参加社交来减缓认知功能减退吗? ❌ 误区 当老人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时,应“强迫”老人与人接触,比如见见亲戚、老朋友、老同事,参加聚会、聚餐等。亲朋好友往往会“热情”地“考验”老人,“还记得我吗?我是谁呀?” ✔️ 正解 从生理上,社交互动确实被研究证实有利于刺激大脑功能区,从而有利于延缓认知功能下降的进程。但是,老人心理上的感受同样重要。 正确的办法应当是保持安全的社交互动模式,与认知症老人互动的人应当首先与他们建立信任,给他们安全感,而且人不要太多,不要暴露在陌生人的注意点上。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  • 首页
  • 位置
  • 留言
  • 电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