透支自己照顾失能失智的老人划算吗?还是送到医养结合的养老院

很多时候,照顾失能失智老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看看您和以下这些老人的情况是否有相似的地方

王奶奶(78岁,中风后右侧偏瘫)

  • 表现

    • 吞咽困难导致进食时间延长,每餐需1小时以上,常因呛咳中断。

    • 拒绝进食糊状食物(认为“像婴儿食”),偏好固体食物但易噎住。

    • 体重下降10公斤,出现营养不良迹象(如皮肤松弛、乏力)。

  • 日常挑战

    • 照护者需花费大量时间准备特殊饮食(如碎食、增稠液体),并全程监督进食。

    • 老人因自尊心受损拒绝使用辅助工具(如鼻饲管),家庭矛盾频发。

    • 长期营养不足增加感染风险,需频繁就医调整饮食方案。

需求分析

  • 专业营养指导: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,平衡营养与老人偏好。

  • 吞咽训练支持: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吞咽功能,减少呛咳风险。

  • 心理疏导:帮助老人接受身体变化,缓解因失能产生的挫败感。

未标题-1.jpg

李爷爷(85岁,帕金森病晚期)

  • 表现

    • 步态冻结,需借助助行器行走,但常因颤抖摔倒。

    • 夜间频繁起夜(平均4-5次),因视力模糊多次撞到家具。

    • 拒绝使用轮椅,坚持“自己走”,但实际移动范围仅限于卧室到客厅。

  • 日常挑战

    • 照护者需24小时陪护,夜间无法连续睡眠,导致精神疲惫。

    • 家庭环境改造需求迫切(如安装扶手、防滑地板),但经济压力较大。

    • 老人因行动受限逐渐减少社交活动,出现抑郁倾向(GDS量表评分9分)。

需求分析

  • 居家安全改造:安装扶手、感应夜灯、防滑地毯,降低跌倒风险。

  • 辅助器具适配:提供轻便型轮椅或电动助行器,平衡自主性与安全性。

  • 心理干预:通过沙盘治疗或艺术疗法缓解抑郁情绪,重建生活信心。

IngEliWXALYwSOzK.png

张阿姨(65岁,阿尔茨海默病中期)

  • 表现

    • 短期记忆丧失,反复询问同一问题(如“今天吃什么?”)20次以上。

    • 夜间游荡(凌晨2点起床在屋内徘徊),需照护者多次安抚。

    • 拒绝洗澡,认为“水会淹死人”,情绪激动时撕扯衣物。

  • 日常挑战

    • 照护者需重复解释日常事务,沟通效率低下且易引发冲突。

    • 夜间游荡导致照护者睡眠剥夺,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。

    • 老人因个人卫生问题被社区邻居回避,社会隔离感加剧。

需求分析

  • 认知刺激训练:通过记忆卡片、音乐疗法延缓认知衰退。

  • 行为干预策略:建立固定作息表,使用视觉提示(如时钟、日历)减少焦虑。

  • 社区支持网络:联动邻居、志愿者提供定期陪伴,缓解社会隔离。

图层-2.jpg


这个时候其实养老院是最好的选择,那养老院有什么优势呢,尤其是普惠型养老院-恒轩养老院

  1. 专业护理保障
    养老院通常配备专业医护人员,能提供24小时医疗监护和紧急响应。例如,中风老人需定期监测血压、血糖,预防二次中风,养老院可提供系统化管理。对于认知症老人,专业机构能通过非药物疗法(如音乐疗法、认知训练)延缓病情进展,提升生活质量。

  2. 减轻家庭负担
    失能失智老人需全天候照护,家庭成员可能因长期劳累导致身心疲惫。养老院通过分工协作(如护士、康复师、社工协同服务),可减轻照护者压力,避免“一人失能,全家失衡”的困境。

  3. 社交与心理支持
    养老院提供集体活动平台,如手工制作、健身操等,帮助老人保持社交互动,缓解孤独感。对于认知症老人,结构化日程安排能减少焦虑情绪,增强生活掌控感。

  4. 安全风险防控
    专业机构具备防滑地面、无障碍通道、安全监控等设施,降低跌倒、走失等风险。例如,认知症老人可能因空间定向障碍走失,养老院通过门禁系统和定位手环可有效防范。

微信图片_20240904100014.png

恒轩养老(以成都新都恒轩养老院为例)是一家以“医养结合”为特色的综合性养老机构,致力于为全自理、半自理、失能失智等长者提供24小时生活照护、健康管理、疾病诊疗、康复疗养、心理慰藉、文化娱乐等一体化服务。涵盖生活照料、健康管理、疾病诊疗、康复疗养、失能失智托养、娱乐生活、临终关怀等多个方面。具体包括起居照料、打水打饭、房间清洁消毒、衣物清洗、协助穿衣、协助用餐、协助洗澡、协助如厕、医生巡诊、中医理疗、用药管理、代取药品、营养膳食、适老化餐、失能照护、关节护理、康复训练等。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  • 首页
  • 位置
  • 电话
  • 留言